一、发展沿革
金融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设有金融工程本科专业。2017年,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金融工程系整体并入应用金融系。2020年,基于践行学校“新经管”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学科专业科研团队建设的需要,学院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金融工程系。目前,金融工程系主要从事金融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市场微观结构、金融计量、量化投资等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开设的课程包括《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Python量化投资》《金融计量学》《公司金融》《金融科技概论》《金融工程综合实验》等。
二、专业介绍
金融工程系建设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设立于2004年,并于2005年首次招生,是安徽省首批设立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点之一。按照“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厚专业之基,广实训之路,育实用之才”的理念,努力将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势凸显、特色鲜明、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金融工程专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3年,金融工程专业获批“卓越金融风险管理师”项目,并面向全校选拔和组建了“FRM”实验班,旨在培养国际化的金融风险管理专业人才。2014年金融工程专业成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成立了金融资产配置与管理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量化投资仿真虚拟省级实验中心,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建设立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特色是按金融工程专业拓宽知识基础,按学科交叉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设计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按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培养,按学生意愿促进个性发展,以能力培养、创新教育为主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专业以核心专业课程为试点,切实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发挥引领作用;依托“国元证券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深化复合型、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式;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支撑,高度重视与金融实践部门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各类实训基地获得调研与实践机会,为进入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三、师资力量
金融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4人,博士化率达93.9%,跨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专业,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1人、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1人,近三年共6人次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国外访学。
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均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研究领域覆盖了金融工程的主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市场微观结构、量化投资等。近年来,金融工程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Finance Research Letters》《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Journal of Risk》等国内外核心期刊。